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影響,以致消費者在這段期間放慢腳步,重新檢視生活中的問題,像是健康問題或飲食問題等,進而延伸出解決生活需要的新方法,發現新的生活價值,而這些行為在疫情之後仍會延續,像是更注重健康資訊、食用健康商品、重視食安與品質、追求生活體驗等。
『消費者真的還在意CP值嗎?』
價值比價格更重要
以前談『性價比』(日稱:成本效益比Cost–Performance Ratio,即CP值)概念,消費者過去比較在意付出去的價格(COST)要越低越好。但未來這個定義將會隨著消費觀念轉變而改變,商品價值(Performance)的部分也會慢慢提升,例如:餐點使用的原料、服務體驗過程等。所以廠商不能再認為販售便宜的商品,市場就一定會買單。根據東方線上數據資料顯示,近幾年,消費者「重視CP值」的百分比逐漸由56%下降至40%,而「特殊體驗至上」的百分比則由4.94%上升至13%,「追求品牌」也由9.3%上升至19%,均顯示整體市場由重視CP值取向開始分流,轉向更重視品牌、更追求生活體驗與期待更豐富的生活型態訴求。

東方線上『2016-2019年從消費者生活價值觀變化看未來生活追求』數據資料表
重視食安品質提升店家競爭力
業者應將品牌當作經營平台的觀念操作,因為平台裡乘載與消費者的互動,且隨著市場型態改變,品牌必需具備社會價值觀,就餐飲而言,『食品安心』便是重要的一環,業者可透過平台傳遞、溝通、實踐,如果單店做不到,則可聯合商圈一同執行。
隨著消費者對健康資訊越趨重視,因此業者們也開始溝通產品背後的標示、來源、生產過程。自2019年起,已有超商通路開始推『潔淨標章』,談的便是『少添加』議題,而少添加的目的就是『健康』,由此應證,消費者重視食安品質已逐漸形成一股潮流,爾後陸續有許多製造商也在跟進當中。

如何將消費者轉化為忠實顧客
提供客人更好的消費體驗
當消費者帶著新的觀念價值,重新回到店裡消費時,如何延伸店面體驗、服務、數位化,帶來不同的感受,均是消費者非常看重之處,因此在服務上,勢必需要調整、精進。

異業結盟:建構深度餐旅生態圈
振興券將為經濟帶來一波衝擊性的消費潮,定會展現其成效,但業者更應該思考如何將其緊扣品牌理念、目的、未來行銷工作,如果僅是短暫的跟風,那風潮過了,便會回到原點。
以國內旅遊來說,旅遊業者與餐飲業者互助、合作,將景點串聯餐飲商圈做深度旅遊體驗,並透過背後的故事、文化,帶給遊客全新的體驗價值,慢慢地建構小型生態圈,其為餐旅生態鏈結,指的是透過異業結盟,創造更多客流量,不再僅是單一業者與消費者間的互動。

導入數位化行銷工具
如何將消費者、消費體驗與未來數位結合,也是是否轉為忠誠顧客的關鍵。建議業者可將振興券作為切入數位化的機會,透過數位平台與消費者串聯,像是點數、指令互動等,甚至與其他業者共組數位生態圈,透過價值交換擴大顧客群體。
除了實體服務需要精進,數位服務勢必是未來趨勢,因此藉此導入數位,後面才能提供全面化服務,做到整併虛實服務的優化。

